金沙中國公平採購原則

金沙中國片區活化系列 – 草堆街創業方案大募集

金沙中國植根澳門逾廿載,堅持與本澳社區共同發展。除致力促成本澳中小微企與金沙中國達成更多合作,我們伸延F.I.T. 「飛騰」計劃及金沙度假村孵化中心至本澳社區,有效結合與澳門特區政府攜手推進的歷史片區活化項目。金沙中國的活化片區包括:益隆炮竹廠、龍環葡韻、草堆街、永福圍及澳門文化中心廣場。

針對活化片區之一的草堆街,金沙中國於4月8日的新聞發佈會上正式公佈「草堆街創業方案大募集」,旨在透過推出創業方案招募及提供創業資金援助等一系列舉措,鼓勵本澳創業者及商戶以創新方案落戶草堆街,激活街區經濟,並以「古街‧融舊‧立新」為主題,讓這條別具歷史及文化價值的街道重啟繁華魅力。

在計劃推出至方案終審日的72天期間,已先後舉辦了七項相關活動,包括講解會、開放日、教授商業計劃書撰寫技巧及商業演說技巧的創業培訓課程等,合共吸引超過600人次參與,反應熱烈。

報名期間合共收到128份申請,其中符合申請資格的共120份,涵蓋堂食、外賣、零售、文創、展演等類別。評審工作於六月份進行,分別以方案之創新創意、綜合可行性、獨特性、吸引力和可持續經營模式等實際條件作為評選準則;經過三輪歷時四天的嚴謹評選工作後,最終優選七個創業方案,結果公佈儀式已於7月25日舉行。



 

是次項目的獲選方案名單如下:

優選項目 

業務概念

翻撻冰室

主打自制優質酥皮及各類烘焙產品配以主食的創新冰室。創業團隊希望透過植根港澳地區的蛋撻文化,加上本土特色進行創新突破。

小葡點

葡萄牙生活用品及手信零售店,願景是成為具影響力的葡語系品牌,改變傳統手信市場的格局。

OLÁLÁ

主打「創意傳統」澳葡小食,旨在打造創新地標性澳葡輕食品牌。以不同中西食材融合馬介休球,成功研發出各種特色招牌產品,令旅客重新認識屬於本土的澳葡文化。

Catfee Macau

一家以貓與澳門為主題的寵物手信店,結合救助流浪貓公益理念與藝術展示的獨特咖啡館體驗,推祟領養代替購買寵物的理念。顧客還能在天台勘察草堆街的景觀,帶來草堆街獨有的體驗。

巷子意式冰淇淋

以全新意大利雪糕店進駐草堆街,團隊成員更遠赴意大利學習製造Gelato,獲得專業認證,味道組合將會為顧客帶來驚喜和滿足感。

Panpan烘焙店

取名源於葡文pão,即麵包的意思,透過一系列高品質的酸種烘焙產品呈現出融合日式及法式的經典烘焙技術,為草堆街投入新元素。創辦人更具備藍帶國際學院資格。

遊泰號

創設於2013年的澳門特色品牌。該泰式茶餐廳將以親民路線,加入懷舊元素,以集結休閒、音樂娛樂、本地文化、分享會等於一體的餐飲形式進駐草堆街。

金沙中國自2017年起推出F.I.T.「飛騰」本地中小微企支援計劃,重點扶持三類本地企業:小微企、澳門製造企業及澳門青創企業。該計劃由財務支持、邀商配對和培訓與發展三大部分組成,成效正面。2023年,公司更於F.I.T.「飛騰」本地中小微企支援計劃旗下成立金沙綜合度假村孵化中心,致力發掘及支持具有發展潛力的本地創新企業。「草堆街創業方案大募集」正是F.I.T.「飛騰」本地中小微企支援計劃以及金沙綜合度假村孵化中心的延伸。

《芳草尋源—圖說草堆街》書刊

草堆街除了是昔日百業總匯的商業中心外,更蘊含深厚的歷史典故及人文價值。為了更有效地傳承澳門街區故事,把草堆街重新帶回大眾視野,金沙中國攜手澳門美術協會集結社區共同力量,通過發掘草堆街歷史,以文字、圖像、插畫及人物事蹟等,編輯出版本書,讓本澳市民及旅客重新認識草堆街的古今,藉此產生文旅話題,作為走進校園和社區的素材。


出品:金沙中國有限公司
出版及版權:澳門美術協會
作者:陳思國
插畫:盧紹儀
2024年12月出版


全書閱讀  
草堆街的前半生
草堆街街名的源起
The Venetian Macao
草堆街街名的源起
草堆街街名的源起

16 世紀明朝年間,葡萄牙人由歐洲經海路來到中國營商暫居澳門,昔日的「草堆街」還不是街道,只是供船艇上落貨客及堆放柴草的地方。二百多年後的清朝期間,此地陸續有人搭建棚寮居住做生意,草堆「街」開始成型。

草六坊會出錢出力為街坊
The Venetian Macao
草六坊會出錢出力為街坊
草六坊會出錢出力為街坊

澳門早年長期處於華洋共處而分治狀態,鑑於語言隔閡、文化風習差異,各種社會組織擔當起華人間的糾紛調解、互助濟貧的角色。而服務範圍涵蓋六個街區的澳門草堆六街區坊眾互助慈善會於 1967 年 9 月成立,以敦睦鄰里,服務坊眾為宗旨。

與時俱進永葆昌盛
The Venetian Macao
與時俱進永葆昌盛
與時俱進永葆昌盛

玻璃是人們生活用品中常見的物料。隨着製作技術的不斷提升,質量不斷增強,近數十載,玻璃更成為裝飾工程、 建築工程的寵兒。至今歷經七十多年歷史、家族四代相傳的昌盛鏡業,就像鏡子一 樣,反映出一家企業的不斷進步升級的過程與成功。

賣布風光二百多年
賣布風光二百多年
賣布風光二百多年

草堆街一直是布疋行業集中地,最高峰的 1970 年代到 1990 年代, 有十多廿家布行。草堆街上的布疋買賣,可以追溯到 200 多年前,最風光的日子,人流日夜不息,人 們來這街上不是買金就是買布,時移勢易,如今僅有銀宮布疋獨守布行街餘光。

草堆街金光燦爛
The Venetian Macao
草堆街金光燦爛
草堆街金光燦爛

往日,澳門對外交通樞紐在內港,而草堆街是內港與市中心之間最便捷的道路,故此人貨穿流不息,帶來消費商機,因此不少金飾店落戶草堆街一帶。擁有逾百年歷史,由第三代傳人繼續堅守祖業的天盛金舖是街道上碩果僅存的金行。

異裁秘技獨領風騷半世紀
The Venetian Macao
異裁秘技獨領風騷半世紀
異裁秘技獨領風騷半世紀

1970 年代開始,澳門經濟起飛,草堆街上的布疋業進入最興旺時期。一批裁縫店亦先後落戶草堆街,異裁洋服也於 1973 年在此創業,店主更發明了一套獨特的裁剪方程式,是融合了哲學、數學與裁剪經驗經多年鑽研出來的,簡單稱為「0618 三維分度法」。

中西藥局——孫中山革命之門
The Venetian Macao
中西藥局——孫中山革命之門
中西藥局——孫中山革命之門

中西藥局是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於1893年在草堆街 80 號創設,是澳門歷史上最早記錄有華人開辦售賣西藥的藥店與西醫門診之一。他與澳門有深厚淵源,由踏入社會至從事革命活動,皆以澳門為起點。

驅逐租霸立碑公示
The Venetian Macao
驅逐租霸立碑公示
驅逐租霸立碑公示

昔日,重要的政府政策命令,或民間大事,常會勒石立碑,公示永志。就在草堆六街區坊眾互助慈善會址外牆,有一塊受保護而不起眼的石碑,蘊藏着 150 年前(1873 年)一段關於租霸的故事。

賣故衣成行成市
賣故衣成行成市
賣故衣成行成市

昔日的草堆街除了被稱為布行街、金行街外,曾有故衣(舊衣物)街之稱,貨源主要來自當舖的斷當衣物,為低收入人士提供購物選項。1950 至 1960 年代,澳門的故衣業相當蓬勃,全澳有二十多家故衣店, 草堆街就有十四五家。

草堆街上兩怪漢
The Venetian Macao
草堆街上兩怪漢
草堆街上兩怪漢

1960 年代,草堆街一名陳姓老闆,在 87 號開了一家小店名為「怪漢毛筆專家」,擅長閉目在筆桿上刻字,在全澳門僅他一人。另有一位從看書到愛書、 惜書、藏書,再到買賣書,最後是「養書」的怪漢,在草堆街 4 號經營着一家舊書小店,至今仍堅持痴痴地等識書、惜書的有緣人。